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题及答案(卷1)-风云体育 
本网站为郑州坤鹏教育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所有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站长电话:18939267908

距离成人高考还有:214天!


河南省成考院校: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安阳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阳职业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理工学院开封大学河南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程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题及答案(卷1)-风云体育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9-30

编辑: 坤鹏教育

访问量:0

    点击查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 b】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2.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 【a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3.《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 【a 】


  a.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情感”


  b.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


  c.宇宙和谐之奥秘


  d.作者的哲学观点


  4.《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 【 d】


  a.杂文


  b.驳论文


  c.讲话


  d.文艺专论


  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 】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6.《冯谖(xuān)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 【 a】


  a.如何巩固政治地位


  b.如何礼贤卞士


  c.如何报效知己


  d.如何求取功名


  7.《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jì)云形象的是 【b 】


  a.停杯投箸


  b.抽刀断指


  c.背诵《汉书》


  d.杀妾食肉


  8.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 【c 】


  a.《冯谖客孟尝君》


  b.《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d.《西湖七月半》


  9.《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c】


  a.对比


  b.类比


  c.烘托


  d.象征


  10.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 【c 】


  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b.“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c.“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1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b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2.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a 】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b.朱熹的《诗集传》


  c.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13.《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d 】


  a.对比反衬


  b.象征暗示


  c.类比彰显


  d.侧面烘托


  14.《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 a】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b 】


  a.雄奇飘逸


  b.沉郁顿挫


  c.通俗易懂


  d.清朗峻爽


  16.《鹧鸪(zhè gǖ)天》中,体现感情超越生死的词句是 【c 】


  a.同来何事不同归


  b.头白鸳鸯失伴飞


  c.旧栖新垅(lǒng)两依依


  d.谁复挑灯夜补衣


  17.《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隐喻意义是 【c 】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民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d.民众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


  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 【b 】


  a.借景物抒情


  b.借象征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典故抒情


  19.《苦恼》的主旨是 【d 】


  a.反映****统治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


  b.揭示****统治下上层大人物缺乏同情心


  c.反映****统治下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d.揭示****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20.《金鲤鱼的百裥裙>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 【d 】


  a.夹叙夹议


  b.幽默风趣


  c.充满激情的抒写


  d.不动声色的白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分。


  21.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 【b e 】


  a.河内凶,则移其粟于河内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e.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2.《八声甘州》中反映借事抒情模式的诗句有 【b c 】


  a.不忍登高临远


  b.想佳人、妆楼颐望


  c.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nèn)凝愁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e.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3.下列作品,抒写怀念母亲之情的有 【b d 】


  a.《垓下之围》


  b.《先妣事略》


  c.《秋夜》


  d.《我与地坛》


  e.《都江堰》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


  a.《雨巷》是典型象征主义诗作


  b.戴望舒因《雨巷》而获得“农民诗人”之名


  c.《雨巷》被收入戴望舒的诗集《我的记忆》


  d.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e.《雨巷》是一首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诗


  25.《宝黛吵架》所体现的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点有 【abcde 】


  a.爱得越深,争吵越多


  b.假情试探,言不由衷


  c.旁敲侧击,节外生枝


  d.求近之心,反成疏远


  e.吵架之后,多有后悔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凶:灾凶,此指饥荒。


  27.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就尽:渐趋覆灭。日滋:一天天增多。师:军队。


  28.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种树郭橐驼传》)


  苟:如果。殷:深,此指爱护得过分。


  2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八声甘州》)


  是处:到处。红:代指花。翠:代指绿叶。


  物华:美好的景物。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30.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次第:景况,情形。了:完毕,了结。


  31.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危栏:高栏。


  32.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陌上桑》)


  踟蹰:徘徊不前。


  33.长门灯暗数声来。(《早雁》)


  长门:汉武帝幽禁其失宠的陈皇后的冷宫。这里代指长安的宫殿。


  四、简析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


  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选自《蚂蚁大战》


  (1)这里描绘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答: 描写的是红黑三武士生死对决的结局,表现了蚂蚁大战的残酷性。


  (2)从哪里可看出红武士的极度“精神狂热”?


  答: 主要体现在:“暗红的眸(móu)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身首异处”,两颗头颅“仍死咬住不放”。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描写方法?


  答:联想方式是类比联想,描写方法是细节描写。


  (4)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


  答:对人类战争及其狂热精神极其憎恶,对人类战争造成灾难极其哀痛。


  3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选自《虞美人》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情感内涵是什么?


  答:物是人非,亡国之痛。


  (2)指出“雕栏”两句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寓意。


  答:表层意义是故国宫殿想必仍在,只是我的容颜却改变了;深层寓意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为什么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比喻用得好?


  答:一是以形象可见的江水比喻抽象难测的愁,使“愁”具体可感;二是以汹涌澎湃、东流不尽的春水作喻,充分见出哀愁无穷无尽。


  (4)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以乐景写哀”?


  答:因这首词抒发的是“故国之思、亡国之恨”,而借以抒情的景物“春花秋月”、“雕栏玉砌”、“一江春水”都是美景、乐景。


  36.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选自《断魂枪》


  (1)概括这段话描述的大意。


  答:西方现代文明猛烈冲击着东方古老文化,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剧烈变革。


  (2)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


  答:只有把小说中的人物置身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揭示主题,从而呼唤中国人的精神觉醒。


  (3)总体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答: 象征手法。


  37.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


  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


  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了。


  ——选自《容忍与自由》


  (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答: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


  (2)作者讲自己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有什么论证作用?


  答:为事实论据提供了归纳论证的小前提来证明论点。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归纳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归纳出论点。


  (4)这段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文风?


  答:体现了一种“大家风范”,作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易被读者接受,这种“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



第1页 第2页

网站地图